甲状腺癌这个概念大家应该不太陌生,随着现在高分辨率的彩超的科普,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为甲状腺癌,但是似乎周围罹患甲状腺癌的人都是成年人,似乎从未听过我们祖国的花朵会罹患甲状腺癌,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祖国的花朵真的可以免除甲状腺癌的骚扰吗 其实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儿童也是可以得甲状腺癌,虽然儿童和青少年甲状腺癌比较罕见,但是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已引起医学界广泛重视,但国内对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关注较少,所以我们日常中很少听到儿童甲状腺癌这个概念。 现国内外主流指南建议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研究范围为0~18岁。儿童甲状腺癌约占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结节的22%~27%,发病率为1.45/10万,男女比例为1:4.4。在青少年发育的各个年龄段中不同亚型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所变化,14岁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占总发病率的74%。 罹患儿童甲状腺癌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目前公认的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为放射性物质暴露史,最近一项分析表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从接受放射线剂量0.1 Gray开始有线性相关性,并在大于10~30Gray后开始稳定,放射性物质暴露后20~30年风险最高。 基因突变也是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BRAF,RET、RAS、P5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P53等基因突变。其中RET突变在与辐射接触有关的儿童乳头状癌中最常见。 ● ● ● 出现什么症状时我们应该开始引起警惕? 大部分患有甲状腺癌的儿童及青少年患者首发临床表现为颈部包块、声音嘶哑及饮水呛咳等。而且与成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相比, 儿童甲状腺癌在发现颈部肿块就诊时多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结节的恶性比例更高、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也更高,其中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结转移多见于II、III、IV、V区。此外,儿童甲状腺癌发生远处转移发生率也远远高于成人。 因此当儿童及青壮年发生颈部甲状腺肿物或者有异常肿大的淋巴结的时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尽早向专科医生咨询。 当发现可疑儿童甲状腺癌患者应该怎么办? 发现可疑患者时,第一步肯定是探究患儿是否真正患有甲状腺癌,首先应当前往附近的专科医生咨询并且针对病情完善相关检查。 与成年人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相似,儿童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主要为体格检查、颈部超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分子标志物检查、甲状腺功能检验。 针对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指南建议若甲状腺结节超声表现为低回声、边界不规则、结节内血流增多可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而不能仅依赖结节大小决定。由于儿童甲状腺结节的恶性可能性较大,对于细胞学不能确定性质的结节,手术切除比多次穿刺效果更好。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指南推荐所有儿童进行FNA时均需在超声引导下。其余具体检查方法可以参考本书成人甲状腺癌诊断方法的相关章节。 诊断明确后如何治疗? 由于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预后较好,手术治疗为首选方式。因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多为双侧且多灶,所以现在主流意见为: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复发风险高,应积极治疗。研究表明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患者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患者(22%vs.37.5%),与此同时,甲状腺全切也有利于在术后配合131I清甲治疗和通过监测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及时发现复发情况。 至于淋巴结清扫方面,有研究显示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较高,所以大部分学者建议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这可能与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较大、易侵犯周围组织有关。 儿童及青少年与成人甲状腺癌的主要区别在于初次发现时恶性程度较高,复发率较高,但生存期较长,因此在发现可疑儿童甲状腺癌患者时不要惊慌失措,应立即前往专科医师门诊详细咨询,医生会个性化地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治疗策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 ● ● -END- 参考文献: 1. Francis GL, Waguespack SG, Bauer AJ, et al.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Children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Thyroid. 2015;25(7):716-59 2. 杜瑞,梁楠,孙辉.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癌诊疗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28(11):1431-1436.